掌握香港勞動數據密碼:失業率、就業不足與企業對策
- 端木站長
- 8月1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中小企老闆不能忽視的勞動市場信號

内容目錄
| 看懂香港勞動市場各種指標
做生意的老闆們時常面對一大堆的數字,有自己公司的三大報表,也有整體經濟的數據,其中最貼身的可算是失業率、就業不足率等有關勞動市場的數據。無他,一則是因為勞動成本佔企業整體成本約三成,另外對一些勞工密集的行業來說,勞動力的供需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運。本文將介紹幾個勞動市場常見的指標以及這些數據升降對企業帶來的影響。
1. 勞動人口
定義
勞動人口是指所有符合工作年齡(通常為15歲或以上)居於本地、非住院人口,願意並能夠工作的人,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即正在求職的人)。但不包括全職學生、家庭主婦、退休人士等非勞動人口。
計算方法
勞動人口 = 就業人數 + 失業人數
對企業的影響
勞動人口增長代表潛在勞動力增加,有利企業招聘。
若勞動人口減少(如人口老化、移民潮等),可能帶動工資上漲,企業或需考慮自動化或聘請外勞填補空缺。

2. 就業人口
就業人口包括在統計前7天內有從事工作賺取薪酬或利潤,或有一份正式工作的15歲及以上人士。亦包括自營工作者:如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等,及無酬家庭從業員(為有關家庭生意工作但無收取報酬的人)。在統計前7天內正休假的就業人士亦包括在內。
對企業的影響
就業人口高可能意味勞動力充足,但若職位空缺同步增加(如經濟擴張期),企業可能面臨人才競爭。
就業率飽和時,企業需提高薪資或福利以吸引人才。
3. 失業率
定義
失業率是衡量勞動人口中失業者的比例,反映經濟的健康狀況。失業率上升通常代表經濟放緩,反之則可能顯示經濟增長。而失業人數則指在統計期間沒有工作,但正在積極尋找工作且能立即上班的人。
計算方法
失業率 = 失業人數 ÷ 勞動人口 × 100 %
對企業的影響
高失業率:可能代表市場需求下降,企業需謹慎擴張,但同時招聘成本可能降低(求職者增多)。
低失業率:反映勞動市場緊張,企業可能面臨招聘困難,需提高薪酬或福利去吸引人才。
4. 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
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是指剔除季節性因素(如節假日、天氣、學生畢業等)影響後計算的失業率,以更準確反映勞動市場的長期趨勢,而非短期波動。
許多經濟活動會因季節變化而起伏,例如年底節慶(如聖誕節、春節)期間,零售、物流業臨時招聘增加,失業率短期下降。或於夏季旅遊旺季時,餐飲、觀光業職缺上升,失業率降低。最明顯的是畢業季(6-8月)期間,大量新鮮人進入職場,短期失業率可能上升。
若直接觀察原始數據(未調整失業率),可能誤判經濟真實狀況。因此,香港政府統計處會使用時間序列模型(X-13ARIMA)來平滑數據,排除季節性干擾。
對企業的影響
調整後的數據幫助企業判斷經濟是否真正衰退或擴張,避免被短期波動誤導(例如誤將季節性招聘視為市場復甦)。若調整後失業率持續上升,企業可能推遲擴張計劃。
5. 勞動參與率
定義
勞動參與率衡量符合工作年齡的人口中,實際參與勞動市場的比例,反映社會的就業意願。
計算方法
勞動參與率 = 勞動人口 ÷ 符合工作年齡人口 × 100 %
對企業的影響
高參與率:代表更多人願意工作,勞動力供應充足。
低參與率(如女性因家庭責任退出職場、年輕人躺平而延遲就業):可能加劇招聘難度,企業需提供彈性工作安排吸引人才。
6. 就業不足率

定義
指有工作但工時不足或收入低於預期的人數比例,反映勞動市場的「隱性失業」問題。就業不足人口包括在統計前7天內在非自願情況下工作少於35小時,而在統計前30天內有找尋更多工作,或即使沒有找尋更多工作,但在統計前7天內可擔任更多工作的就業人士。
計算方法
就業不足率 = 就業不足人數 ÷ 勞動人口 × 100 %
對企業的影響
就業市場出現潛在人才庫,就業不足者可能是企業可招募的對象,尤其是技能過剩的求職者,企業可以較低的成本僱用高素質員工。
這類員工也可能因不滿現狀(如低薪、低挑戰性)而頻繁離職,增加企業培訓與更替成本。
就業不足率高時,勞動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可能壓低薪資,但需平衡員工士氣與生產力。
出現技能錯配,若員工技能未被充分利用,可能導致生產效率下降,影響企業創新能力(如碩士生做一般文書工作)。
7. 主動離職率
定義
指員工自願離職的比例,反映企業的員工滿意度及市場流動性。
計算方法
主動離職率 = 自願離職人數 ÷ 平均員工人數 × 100 %
對企業的影響
高離職率可能因薪酬不足、企業文化不佳,而導致招聘及培訓成本上升。
企業需檢視員工福利、晉升機會,提高留職率。
企業如何應對勞動市場變化
監測市場趨勢:定期關注政府統計處的勞動數據,調整招聘策略。
提升員工滿意度:降低主動離職率,減少招聘成本。
靈活運用不同工作模式:考慮以兼職、外判、遠程工作等,吸引不同群體(如家庭主婦、退休人士)。
投資自動化:若勞動人口不足,可引入科技提高效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參考,如有具體情況,建議諮詢專業人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