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攤
站外最新訊息
方便快捷的報攤,為您一一網羅展示。
公司註冊數再創新高 《公司條例》優化措施助力發展
2025 ‧ 1 ‧ 17
根據公司註冊處公布的數據,2024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總數達 145,053間,註冊非香港公司新增 1,079間,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截至 2024年底,本地註冊公司總數為 1,460,494間,註冊非香港公司總數為 15,126間,分別按年增加 29,736間和2%。
政府在 2024年推進了兩項優化《公司條例》的措施。第一項准許本地上市公司以庫存方式持有和處置股份,並推動公司通訊無紙化;第二項引入公司遷冊機制,讓非香港公司遷移來港時可保留法人身份,降低運營成本。
此外,去年電子查冊數量增至超過 519萬宗,新成立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有限合夥基金分別達 231間和 292個,均顯示香港在吸引企業和資金方面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香港駐港企業與初創數量創新高,展現營商吸引力
2024 ‧ 12 ‧ 1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出,深圳市戶籍居民「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的恢復,並擴展至持居住證的非戶籍居民,將大幅促進港深兩地人員往來,為本地旅遊、零售及餐飲業注入新動力。此舉不僅便利居民靈活來港,更深化兩地經濟與文化交流。
政府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增至9,960間,同比上升10%,僱用人數達493,000人;初創企業數目增至4,694間,同比上升10%,僱用17,651人,兩項數據均創新高。駐港公司以進出口貿易及金融業為主,內地駐港公司數量最多,體現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初創企業則涵蓋多元行業,健康及醫療與綠色科技領域增幅尤為顯著,顯示香港的初創生態圈日益完善。即使面對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挑戰,香港營商環境持續吸引全球企業,進一步鞏固其國際商業及投資樞紐的地位。
「一簽多行」重啟 港深經濟交流再升級
2024 ‧ 12 ‧ 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出,深圳市戶籍居民「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的恢復,並擴展至持居住證的非戶籍居民,將大幅促進港深兩地人員往來,為本地旅遊、零售及餐飲業注入新動力。此舉不僅便利居民靈活來港,更深化兩地經濟與文化交流。
網誌提及香港經濟正迎來多元發展機遇,特區政府積極招商引資,推廣香港的金融、創科和文化優勢。同時,香港國際機場的三跑道系統已啟用,航空運力大幅提升,支撐本港國際航空樞紐的發展。隨着多項措施落地,香港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國際企業和專業人才對香港的信心持續增強,未來有望帶來更多經濟增長點和合作機遇。
金管局與銀行業攜手推動中小企升級轉型,助力未來發展
2024 ‧ 10 ‧ 18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聯同銀行業推出多項措施,支持中小企在當前經濟轉型期中的發展與升級轉型。自今年3月推行的九項措施以來,已有20,000家中小企受惠,總信貸額度達440億港元。此次推出的五項新措施包括下調銀行資本要求、預留3,700億港元專項資金、提供更多信貸產品及數碼轉型支援,以及延長「部分還本」安排的期限等。金管局強調,這些措施旨在幫助中小企提升競爭力,應對市場挑戰並開拓新業務。
8月香港出口增長6.4%,進口貨值同步上升
2024 ‧ 9 ‧ 26
政府統計處公布,2024年8月香港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6.4%,達到3,813億元;進口貨值也上升7.9%,至4,144億元,導致有形貿易逆差331億元,相當於進口總值的8%。經季節性調整,過去三個月的出口貨值較之前三個月上升0.3%,而進口貨值則增長3.8%。香港出口至中國內地、美國和歐盟的貨值有所增加,但其他亞洲市場表現不一。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摩擦帶來風險,政府預計在外部需求穩定的情況下,香港的出口有望保持正面增長。
金管局將基本利率下調50基點至5.25厘
2024 ‧ 9 ‧ 19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將基本利率下調50基點至5.25厘,並即時生效。這次調整是基於美國9月18日降低聯邦基金利率區間50基點的決定。基本利率是用來計算貼現窗回購交易的貼現率,根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限加50基點,或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平均值,兩者取較高者為基準。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吸引逾500宗申請,投資額料超150億港元
2024 ‧ 9 ‧ 16
自3月1日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至今,已收到超過500宗申請和5,000多宗查詢,預計將為香港帶來超過150億港元的投資。已有448宗申請確認符合淨資產要求,47宗完成了規定的投資額。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該計劃顯示高淨值人士對香港的信心,並將促進資產和財富管理業的增長。申請人可通過網上平台提交申請,流程更快捷便利。
香港政府推動中小企數碼轉型,科技券及先導計劃助力升級發展
2024 ‧ 9 ‧ 2
香港正值經濟轉型期,政府積極推動中小企數碼化和升級轉型。數碼港的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自今年3月推出以來,已批出逾600宗申請,幫助餐飲和零售業中小企提升電子支付、銷售及客戶管理能力。同時,自2016年推出的科技券計劃至今已接獲超過39,000宗申請,逾95%的申請來自中小企。科技券以3:1配對資助模式,支持企業採用先進科技方案,如資源規劃、銷售管理及電子庫存系統等,助力企業在經濟轉型期抓住機遇,實現數碼升級。
香港7月出口增長13.1%,貿易逆差達218億元
2024 ‧ 8 ‧ 27
7月香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增長13.1%,達3,904億元,進口貨值也升9.9%,至4,123億元,錄得218億元貿易逆差。輸往內地、美國和歐盟的出口顯著增長,其他亞洲市場表現參差。儘管地緣政治和貿易風險存在,外部需求穩定有望支持香港出口的持續增長。
公司註冊數創歷史新高,破產和清盤案件數量亦增長
2024 ‧ 7 ‧ 19
根據公司註冊處七月十九日發表的統計數字,2024年上半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總數為66,734間,截至六月底,本地公司總數達1,440,935間,創歷史新高。同時,共有501間非香港公司在港新設立營業地點並註冊,非香港公司總數達14,959間,也創下新高。
「公司註冊處綜合資訊系統」下的全新「電子服務網站」於去年年底推出。上半年交付登記的公司財產押記有5,721宗,償付及解除押記通知書數目為8,808份,提交文件總數達1,520,759份,電子查冊服務查閱文件影像紀錄數達2,564,604宗。
基金方面,上半年新註冊有限合夥基金113個,總數達844個;新成立開放式基金型公司129間,總數達371間。信託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新增324個,總數達6,974個;放債人牌照新增75個,總數達2,193個。
破產管理署公布,本港6月破產呈請書702份,法庭發出接管令或破產令666宗;6月強制清盤呈請68宗,法庭發出清盤令34宗。這些數據顯示了市場活躍的同時,亦反映出破產和清盤案件的增加。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網,2024年7月19日(星期五)
資料來源:破產管理署,強制公司清盤案及破產案統計數字
存款保障額提升至80萬元,新法案優化措施獲立法會通過
2024 ‧ 7 ‧ 3
立法會通過了優化存款保障 計劃的法案,將存款保障額從50萬元提升至80萬元,並於10月1日生效。政府對此表示,修訂條例旨在調整供款機制,使存款保障基金在合理時間內達到目標金額。新條例還為受銀行併購影響的存戶提供優化保障,要求在電子銀行平台展示存保計劃標誌,並簡化私人銀行客戶進行不受保障存款交易時的負面披露規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強調,這些措施將增強存保計劃在金融安全網中的功能,提升存戶信心,加強銀行業防禦能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修訂條例將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於今年10月1日生效,第二階段於明年1月1日實施。
地產代理因逃稅及虛假扣除被判入獄及罰款
2024 ‧ 4 ‧ 23
一名地產代理涉嫌逃稅的情況,並且被法院判處入獄七個月和罰款240,000元。被告被指控在報稅表中漏報租金收入、提供虛假回答以及虛報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等罪行。她擁有多個出租物業,但在多個課稅年度中未正確申報租金收入。稅務局的調查還揭示了被告虛報居住情況和扣除利息的情況。她被指控漏報和少報的租金收入總額為4,605,711元,少徵收的稅款為534,840元,並虛報扣除的居所貸款利息為10,534元,逃繳稅款為1,790元。
地產代理因漏報租金收入和虛假申報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罪成,等待判決。
2024 ‧ 3 ‧ 15
一位地產代理在區域法院被裁定犯有逃稅罪,案件延期至四月十九日等待判決。被告承認了十一項蓄意意圖逃稅控罪及一項無合理辯解而提交不正確報稅表的控罪,包括漏報租金收入、提供虛假回覆和虛報居所貸款利息。被告擁有十二個物業,其中十個用於出租。稅務局發現她未申報租金收入並發出查詢,被告提供虛假回覆。此外,被告虛報居所貸款利息以獲得稅務減免。
稅務局發言人提醒納稅人,《稅務條例》明確規定逃稅是刑事罪行。一旦被定罪,每項控罪的最高刑罰可達到三年監禁和五萬元罰款,同時還可能處以罰款金額相當於少徵收稅款三倍的罰金。此外,任何人在無合理辯解的情況下提交不正確的報稅表也是違法行為。每項控罪最高可被判處一萬元罰款,同時還可能處以罰款金額相當於少徵收稅款三倍的罰金。
立法會通過 2023年稅務條例草案
2023 ‧ 11 ‧ 29
立法會通過《2023年稅務(修訂)(外地處置收益徵稅)條例草案》
「對於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的跨國企業實體,在香港以外地區產生或得自香港以外地區的下列任何收入:
1. 利息
2. 股息
3. 因出售某實體的股權權益所得的處置收益(「處置收益」)
4. 知識產權收入
除在某些指定情況外,該等收入於香港收取時,須被徵收利得税。對該等海外及被動收入,香港再不像以往般豁免徵税。」
立法局的最新修訂。
會財局首次作出永久不得獲發執業證書命令
2023 ‧ 11 ‧ 24
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於 2022 年 4 月 19 日至 2022 年 6 月 6 日期間執業審核時,發現陳先生未能遵守會計師的專業與盡職的基本原則。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就有關事件對陳先生譴責,處以永久不得獲發執業證書,並罰款港幣30萬,及繳付調查及開支的費用合計港幣25,532元。
「唯一商業識別碼」將全面實施
2023 ‧ 11 ‧ 3
根據最新規定,由2023年12月27日起,公司編號/公司註冊編號(CRN)將被8位數字的商業登記號碼(BRN)所取代,成為公司的「唯一商業識別碼」(UBI)。這個商業登記號碼將在提交公司註冊處登記的表格和文件上使用,同時在與政府部門或商業機構聯繫時作為公司的識別標誌。
有關實施「唯一商業識別碼」的更多資訊,請參閱《在公司註冊處處長規管下的實體實施「唯一商業識別碼》。
商業登記查冊服務新安排
2023 ‧ 8 ‧ 21
商業登記署現可透過「香港政府一站通」提供商業登記文件電子服務。您可透過此服務申請查閱商業登記冊內資料的電子摘錄、商業登記冊內資料摘錄的核證本、有效的商業/分行登記證核證副本和有效的商業/分行登記證複本。
由2023年9月4日起,這項電子服務將全面取代以紙本形式提出的查冊申請。完成申請後,您可以即時下載相關資料或文件,也可以按需儲存和列印。
資料來源:稅務局,2023年8月21日(星期一)
公司經理及其董事逃稅罪成被判入獄及繳付共413萬元
2023 ‧ 7 ‧ 10
根據法院判決,一間印刷公司的董事和經理因涉嫌逃稅而被判入獄和罰款。他們被控11項故意逃稅的罪行,包括製作假帳簿、隱瞞收入和提交虛假的稅務申報。法庭聽取證據指出,他們利用假的付款通知書和收據,將公司的銷售額低報了1,200萬元,從而少繳了近200萬元的稅款。他們分別被判監禁24個月和12個月,並需補付近200萬利得稅,另加罰款總額近21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