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返工受傷係咪一定係工傷?公司唔同意係工傷可以點做?

  • 乘客 阿德
  • 2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14小时前

掌握工傷認定要點,從工傷賠償金額到應對爭議,讓您在職場更有保障

返工受傷係咪一定係工傷?了解補償規則,工傷賠償計算與處理攻略。

内容目錄


| 返工途中,算不算工傷?


在香港,返工途中或者工作過程中受傷,是否一定屬於工傷呢?答案並不一定,因為要被認定為工傷,受傷情況必須符合特定條件。同時,當公司不承認工傷時,你應該知道如何應對,以確保自己的權益不會受到侵犯。以下文章會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解釋香港工傷賠償的相關規定,並說明如何處理相關爭議。



什麼情況屬於工傷?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工傷是指僱員在受僱工作過程中因意外受傷,或因職業病而影響健康。除了在工作期間受傷外,部分特殊情況下的上下班途中意外也可能被視為工傷,但並不是所有返工途中受傷都會自動被認定為工傷。例如,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一般不會得到工傷保障,但在特定例外情況下則可獲保障。


在下列情況中,上下班途中受傷可以申請工傷賠償:

  1. 僱員在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紅雨或黑雨期間,工作開始前4小時內至工作結束後4小時內,來回居所與工作地點途中受傷。

  2. 僱員搭乘或駕駛僱主提供的交通工具上班期間發生意外。

如果並非上述情況,例如是在自己駕車上班途中或午飯時間外出受傷,通常不會被認定為工傷。



公司不同意是工傷,應該怎麼做?

如果公司不承認你的受傷是工傷,不需要太擔心,你仍然可以透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根據勞工處提供的資訊,當工傷個案有爭議時,僱主或僱員可以要求勞工處介入協助解決。


以下是當公司不承認工傷時,你可以採取的步驟:

  1. 向勞工處報告:你可以向勞工處報告工傷個案。勞工處會要求僱主提供有關資料,包括意外經過、醫療證明等,並會向雙方提供意見。

  2. 申請判傷:如果工傷可能導致永久失去工作能力,勞工處會為你安排判傷,根據醫療報告評估工傷情況,釐定賠償金額。

  3. 訴諸法院:如雙方仍未能達成協議,最終可以向區域法院提出僱員補償申請。根據條例,工傷案件需在意外發生後24個月內入稟法院。



工傷賠償金額及賠償程序

如果你成功證明受傷屬於工傷,僱主需要按照《僱員補償條例》進行賠償。工傷賠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醫療費用:僱主需要支付因工傷而產生的醫療費用,例如醫療收據上的費用,以及病假期間的工資。

  2. 工傷病假錢:僱主需支付工傷病假錢,款額為僱員工傷前收入的四分之三。

  3. 喪失工作能力賠償:如工傷導致僱員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賠償金額會根據僱員年齡及收入計算。例如,40歲以下僱員的賠償上限可達相當於最多約96個月收入(實際金額會根據年齡及收入,按法例計算公式釐定)。

此外,工傷賠償程序亦需要經歷一些繁瑣的手續,包括提交多份文件和評估報告。一般情況下,僱主需於勞工處簽發「補償評估證明書」後21天內支付該證明書上列明的補償款額。



如何避免工傷爭議?

為了避免工傷個案出現爭議,僱員應該遵循以下建議:

  1. 即時報告意外:如果工作期間受傷,應該立即向僱主報告,以便盡快進行工傷呈報。

  2. 保留所有醫療證明:包括醫療收據、病假紙等,這些證明文件是申請工傷賠償的關鍵。

  3. 尋求法律意見:如果公司拒絕承認工傷,僱員可以尋求律師或勞工處的意見,以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並不構成具體建議或專業諮詢。若遇特殊問題,建議直接向有關機構查詢最新詳情,或諮詢專業人士以獲取準確的建議。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