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個人入息課稅(PA)是什麼?如何用個人入息課稅達到稅務寬減?

乘客 阿德

了解個人入息課稅的節稅策略,結合多元收入,享受更低稅率與扣減優惠,為您減輕稅務負擔。

個人入息課稅(PA)是什麼?個人入息課稅的運用與好處,個人入息課稅達到稅務寬減?

内容目錄


| 讓您的多元收入享受稅務優惠


在香港,稅務制度為居民提供了一種有助減輕稅務負擔的安排,稱為個人入息課稅(Personal Assessment)。這是一種合併評估多種收入來源的方式,特別適用於同時有薪俸稅、物業稅或利得稅收入的人士。個人入息課稅能幫助納稅人透過更低的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收入,從而達到節稅效果。



什麼是個人入息課稅?

個人入息課稅並不是單獨的一種稅款,而是將納稅人的多種收入來源合併在一起,如薪俸、物業租金或業務收入,再依據累進稅率進行統一評估。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所得的總收入不會以較高的標準稅率課稅,取而代之的是按累進稅率來分階段繳稅,這意味著高收入部分將面對較高的稅率,而低收入部分則按較低稅率徵稅。



誰適合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一般來說,擁有多元收入來源的人士最適合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包括那些同時擁有薪俸收入和物業租金收入、或經營業務的人士。尤其是物業投資者和自僱人士,若同時有薪俸收入,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機制來減輕稅務負擔。這樣的安排對於一些稅負較高的個體來說,是一個有效的節稅方法。



個人入息課稅的好處

  1. 稅率更低:通過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可以把利得稅(16.5%)或物業稅(15%)收入併入薪俸收入,享受累進稅率,從而降低應繳稅款。累進稅率在香港的最高稅率是17%,而並不是直接按較高的單一稅率徵稅。

  2. 虧損結轉抵扣:如果納稅人在某些收入來源中發生虧損,例如物業出租或業務經營,這些虧損可以用來抵消其他收入,從而降低應繳稅款。

  3. 享有各種免稅額和扣除項目: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後,納稅人依然可以享受各類免稅額及扣除項目。例如供養子女的免稅額、供養父母的免稅額及其他如自願醫保計劃和延期年金的扣除項目都可以進一步減少稅負。



如何用個人入息課稅達到稅務寬減?

當納稅人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後,其所有收入會按累進稅率統一評估,並可享受政府設立的免稅額及稅務扣減項目。具體的稅務寬減方式包括:

  1. 合併收入計算稅款:當一個人擁有多種應課稅收入,如薪俸、物業租金或自僱收入,通常會按不同稅率分別徵稅,但個人入息課稅允許將這些收入合併起來,按累進稅率徵稅,從而減少繳納的稅款。

  2. 扣除特定開支:納稅人可以扣除包括供養家人的費用,如供養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等的費用。特別是自願醫保計劃(每名受養人最高可扣8,000港元)和延期年金計劃(每年最高扣減60,000港元),這些開支可以用來進行扣稅,進一步降低稅務負擔。

  3. 跨年度虧損結轉:當納稅人在某一課稅年度出現虧損,這些虧損可以結轉至未來年度,抵扣未來的應課稅收入。例如,自僱人士經營的業務出現虧損,可以用來抵銷下一年度的利潤,達到減少稅款的效果。



如何申請個人入息課稅?

納稅人可以通過報稅表格或網上「稅務易」平台申請個人入息課稅。這一選擇通常在填寫報稅表時進行,並且需要提供所有收入的詳細資料。如果符合條件,稅務局將根據累進稅率重新評估所有應課稅收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並不構成具體建議或專業諮詢。若遇特殊問題,建議直接向有關機構查詢最新詳情,或諮詢專業人士以獲取準確的建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