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錯敗:釋放團隊潛能的關鍵
- 車長阿元
- 7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錯誤不是障礙,而是成長的起跑線

| 把錯敗變成團隊前進的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嘗試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團隊的成長和個人一樣,同樣需要有勇於嘗試之心,敢於面對自己有機會犯錯。因此,團隊的力量來自於每位成員是否擁有勇於面對挑戰之心和敢於接受犯錯的態度。
人所共知的事實,卻很多人遺忘
我們可以從一個小孩學習走路中看到自己學習與成長的軌跡,每一個學習走路的小孩,都經歷過跌跌撞撞的階段,但他們同樣都擁有不怕跌倒之心,最終學會穩健前行,並在人生的跑道上奔跑。跌倒,爬起來,就是成長,沒有猶疑,更不會因此懷疑自己。從小孩學步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人類天生具備的韌性和學習的能力:面對挫折不退縮,跌倒了再站起來,這是成功的重要基石。再回想童年時,我們都曾在參與遊戲中輸掉、騎單車時擦傷、考試成績未如理想、團體活動中犯錯,正正是這些挫折讓我們成長起來。
長大後,被磨滅及逐漸消失的天性
年紀越輕,我們面對犯錯的態度越正面,然而,隨著年歲增長,我們這種坦然面對犯錯的勇氣漸漸消失,這份天真與勇氣常被工作和社會環境的壓力磨滅。不少人在職場中因害怕承認錯誤而選擇隱瞞、迴避,甚至諉過於人,互相推卸指責,導致團隊陷入孤立與惡性循環。但是,若果沒有勇氣公開討論所犯的錯誤,成長與突破就會停滯不前,團隊的進步也會變得遙遙無期。
因此,在筆者管理的團隊內,遇有成員犯錯時,我傾向不追究責任,而是正面地思考如何從這次犯錯中讓成員共同成長。我亦時常強調並鼓勵成員大膽嘗試,不要害怕犯錯,亦鼓勵同事不要介意把自己的犯錯經歷分享,藉以協助整個團隊在別人犯錯的經歷中成長和進步。

尋回人及團隊的天性
深信在團隊中,每個人都需要重拾這份天性。在團隊內,一加一應該大於二。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只靠自己的摸索,而是要利用團隊中的協同效應(Synergy),要把一個人的犯錯,變成團隊內所有人的學習機會,如此一來,犯錯的成本便能被分攤開來——份母由 1 變成(N+1),錯誤的代價自然就降低了,而團隊的智慧則因此倍增。另外,在錯誤發生時,要第一時間清楚並坦誠地向隊友和上司傳達事實,不添油加醋,也避免情緒化。只有這樣,團隊才能匯聚智慧和資源,迅速找出問題的根源並共同解決。
犯錯的重要性
事實上,阻礙我們不敢面對犯錯和失敗的是「四自」,即自大、自我中心、過度自信和自私。這些心理關口就是令我們停止成長的絆腳石,令我們停滯不前。而很多時候,不敢及不願面對自己所犯的過錯,把這些小錯誤掃進地氈底,會令這些小錯誤沒有獲得及時處理和矯正,更會累積引發連鎖效應。
沒有人生來就不會跌倒,正是那些跌倒讓我們學會如何站起來和前進。讓我們一起重拾孩童般的勇氣,敢於承認錯誤,開放心胸討論問題,從失敗中學習成長。這不僅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更是團隊強大聯結、共同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每個挑戰都是進步的機會,每次跌倒都是為了更堅定的前進。為了團隊的未來,我們應放下那些無謂的自我防預機制,把犯錯從負面的標籤,化為團隊共同成長的一個學習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並不構成具體建議或專業諮詢。若遇特殊問題,建議直接向有關機構查詢最新詳情,或諮詢專業人士以獲取準確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