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防範網絡攻擊指南:常見網上騙案手法與防護策略
- 端木站長
- 9月8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16小时前
中小企網絡安全防護:釣魚攻擊、勒索軟件與防騙

內容目錄
| 數碼洪流下,企業如何築起最後防線?
在數碼化時代,網絡安全已成為中小企必須正視的課題。網絡攻擊已不再是大型企業的專利,中小企因資源相對有限,反而成為了黑客眼中的「肥肉」。根據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的資料,網絡保安事故由 2023年的 7,752宗上升至 2024年的 12,536宗,按年上升了62%,其中釣魚攻擊更是主要威脅之一。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網絡騙案手法,並提供實用防範建議,助中小企保護公司資產與客戶資料。
認清你的敵人 — 當今最常見的網絡攻擊手法

1. 無處不在的「新一代」釣魚攻擊 (Phishing)
釣魚攻擊是黑客最常用、成本效益最高的入侵手段。他們會偽裝成你信任的機構(如銀行、政府部門、客戶或供應商),甚至以deepfake技術假冒公司高層,在視像會議誘騙公司員工過數至陌生帳戶、交出敏感資料或點擊惡意連結。如今,釣魚攻擊已演化出多種形態:
二維碼釣魚:在公眾場所的海報、餐廳的電子餐牌,甚至偽冒的罰款通知單上,放置含有惡意連結的QR Code。員工一旦掃描,手機便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式或導向假冒網站。
短訊釣魚:大家可能收過偽冒成電訊公司、速遞服務或電子收費系統的SMS,聲稱你有積分到期、包裹待領或賬單未付,並附上一個可疑的短連結。這就是典型的短訊釣魚。
語音釣魚:騙徒會直接致電,利用AI語音或真人偽冒成執法部門、銀行職員,以各種藉口(如戶口異常)套取您的個人或公司資料。
搜尋引擎優化中毒:當員工搜尋常用軟件或商業資訊時,黑客會利用搜尋引擎優化技術,將他們的假冒網站推到搜尋結果的前列。員工一旦從這些網站下載檔案,便可能同時下載了惡意軟件。
西里爾字母偽冒:這是一種肉眼幾乎分不出的假冒手法,也叫「同形異碼」攻擊(IDN homograph attack)。駭客會用「長得像英文但其實不是英文」的字母(例如西里爾字母)來註冊網址。這些字母在電腦裡是不同的編碼,但外觀幾乎一樣。
結果,連結看起來像是真的網站,實際卻是假的。例如:
表面看:www.hsbc.com
但實際上可能是 www.hsbs.com
(英文字母中的c與西里爾字母的s極相像)
如果不仔細看或沒有檢查網址,就很容易點進假網站,被騙輸入帳號密碼或下載惡意程式。
2. 殭屍網絡
殭屍網絡是指一組電腦受惡意程式碼的感染,並受到惡意執行者的控制。如果公司的電腦或伺服器不幸被惡意程式感染,它可能會在你不知情下,成為「殭屍網絡」的一員,被黑客遙距控制,透過指揮伺服器,向殭屍電腦發出指令進行工作,令你的公司無意中成為黑客的幫兇。
3. 各式各樣的惡意軟件
一旦釣魚成功,黑客便會將惡意軟件植入你的系統,常見的有:
勒索軟件 (Ransomware):這是中小企的噩夢。它會將你公司的所有重要檔案,包括客戶資料、會計數據、合約等全部加密鎖上。黑客會要求你支付巨額贖金(通常是難以追蹤的加密貨幣)來換取解密金鑰。近年肆虐全球的 LockBit 勒索軟件集團便是典型例子。
木馬程式 (Trojan):它會偽裝成無害的軟件(如PDF閱讀器、系統更新檔),誘騙你安裝。一旦安裝了,它就會為黑客打開後門,讓他們竊取你網上銀行的登入密碼、商業機密等。
資訊竊取程式 (Info-stealer):這種間諜軟件會潛伏在你的電腦中,靜靜地監視和記錄你的所有鍵盤輸入、瀏覽紀錄和儲存的密碼,然後傳送給黑客。
建立防線 — 網絡防衛實戰策略
面對層出不窮的攻擊,我們不能只做被動的防守者。根據香港生產力局的專家建議,企業應從「網絡安全 (Cyber Security)」思維,進化到「網絡靭性 (Cyber Resilience)」思維。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防範攻擊,更要具備在攻擊發生後迅速恢復營運的能力。
策略一:採納「零信任」態度
這是現今網絡安全的黃金法則,其精神是「永不信任,驗證為上」。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來自網絡內外的用戶或裝置。對每一次的登入、每一次的檔案存取、每一封要求匯款的電郵,都必須進行驗證。將這種懷疑態度融入公司文化,是防範騙案的第一步。
策略二:鞏固技術防護
啟用多重認證:這是防範帳戶被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為所有重要系統(特別是電郵、網上銀行、雲端儲存和VPN)啟用多重認證。即使黑客偷到密碼,沒有你手機上的驗證碼,他們也無法登入。
執行「3-2-1備份原則」:這是對抗勒索軟件的最後一道,也是最強大的防線。
3 個副本:對所有重要資料,保留最少三個備份。
2 種不同儲存媒體:將備份存放在兩種不同的媒介上,例如一個在公司伺服器,另一個在外置硬碟。
1 份異地備份:將其中一份備份存放在公司以外的地方(例如安全的雲端儲存服務或家中)。
這樣,即使公司的電腦和伺服器全被加密,你仍能從異地備份中恢復資料,無需向黑客支付贖金。
時刻保持軟件更新:作業系統(Windows, macOS)和應用程式(如瀏覽器、Office套件)的開發商會不斷發佈更新,以修補已知的安全漏洞。請務必開啟自動更新,或定期手動檢查更新。
策略三:強化人員意識
人是防線中最重要的一環。
定期舉辦防騙培訓:讓所有員工了解最新的釣魚手法。
建立清晰的付款驗證流程:任何要求更改付款帳戶資料或緊急匯款的指示,絕不能單憑電郵確認。必須透過預設的第二渠道(如致電對方公司你已知的電話號碼)與負責人親口核實。
鼓勵提問文化:讓員工明白,當遇到可疑情況時,提出疑問並尋求協助是負責任的表現,而不是麻煩。
使用「防騙視伏器 (Scameter)」:這是由警方推出的免費工具(有網站版及手機App)。提醒你的員工,當收到可疑的網址、電話號碼或收款帳號時,可以先輸入「防騙視伏器」進行查核,它會根據資料庫評估風險級別。

網絡安全已不再是IT部門的專職,而是每位中小企老闆必須正視的營運風險。網絡威脅不斷演化,中小企必須主動採取防護措施,從技術、流程和人員三方面著手,建立全面的網絡安全防線。定期備份、強化認證、員工培訓及善用免費資源,能有效降低遭受攻擊的風險。若遇到安全事件,應立即尋求專業協助,避免損失擴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並不構成具體建議或專業諮詢。若遇特殊問題,建議直接向有關機構查詢最新詳情,或諮詢專業人士以獲取準確的建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