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手企業家審計報稅的一些建議
內容目錄
| 稅務責任,避免罰款的方法
一些新手企業家創業時,資金通常會較緊絀,總希望在這裡省點,那裡又省點。這種想法十分合理,但省錢要得法,特別是牽涉稅務方面,一不留神,被罰錢事小,誤墮法網便事大了。
有限公司的稅務責任
在香港,所有有限公司都會收到由稅務局發出的獨立稅表,這份報稅表並不如個人入息課稅般由東主填寫完便直接遞交給稅局,而是要先由核數師為公司進行審計核數,完成後才填寫並遞交獨立的報稅表。一般而言,公司開業約1.5年(即18個月)後,便會收到由稅務局發出的第一份利得稅報稅表(Profits Tax Return)(BIR51),一般在收到報稅表後會有一個月的報稅期限,但新成立的有限公司的第一份的稅表會有較長的報稅期限,通常可於發出後3個月內遞交。
根據《稅務條例》,大家需依時提交準確的報稅表和備存紀錄,否則會被加徵相等於少徵稅款3倍的罰款,負責人甚至可能面對監禁刑罰。自從疫情停擺三年後,稅局去年已重新積極追稅。根據《稅務局年報》,在2022-23年度,有21,200宗因遲交利得稅(法團)稅款,而被稅局徵收附加費,共被罰款$205,017,038。
預早聘用核數師做審計,預防趕不及報稅
新公司一般的帳目制度未建全,無論做三大報表或後期審計都需花較長時間,如果外判給會計公司處理,再加查詢、追蹤文件等程序,一般都有機會來回三數次,需多預時間。加上香港大部份公司都把十二月底或三月底作為財政年度年結日,亦是一般審計公司最忙碌的季節,當處理現有客戶已應接不暇時,而你在最後階段才找會計公司做審計,它們未必能配合你這個新客戶的要求了。
審計費用當然越便宜越好,但太便宜便有機會中伏
網上廣告不時會有審計報稅收費最低$XXXX,對沒有經驗的新手企業家來說,看起來頗吸引。但做開生意的老闆當然明白,一間公司燈油火蠟租金人工不可免,如果收費比其他公司低很多便要留心,沒錢賺的生意誰人會做?其實現時資訊發達,網上已可查看一般的專業收費。至於那些以「最低」作招徠的,很多時是指你已提供完備資料給他們,亦不需他們花額外時間處理才可以享受最低價格,但當你需要「額外」服務時,便會向你加收「額外附加費」,最後收取的當然不是最低價格了。其實現時已有專業服務公司把收費項目以較詳細方式列明,甚至提供網上計價器,貨真價實,免卻日後失預算。
不與核數師合作,受影響的都是自己
作為核數師,有責任依法核實公司財務和稅務的準確性,審核每項財務紀錄,確保資料準確無誤,因此,請盡量配合核數師的要求。有些公司老闆平時生意太忙,未有時間整理單據文件,到核數時,總有些文件不齊。甚至有些老闆希望盡享扣稅額,堅持把某些開支用作扣稅。其實核數師都是有經驗的專業人士,當你堅持做法,核數師只能依所得資料撰寫審計報告呈交稅局。當稅局看到報告時,自會發現當中問題而展開調查,到時被徵收罰款便得不償失。
找會計公司審核,大中小型你會如何選擇?
很多小型企業老闆覺得自己公司規模較細小,心想找一些同樣小規模的審計公司做審計會較合適和便宜。其實,對一些小型甚至微型企業的老闆來說,大家都明白,規模太小的公司會因受人手所限,往往未能把工序分細,引致平均成本會較高。另外,這些小型審計公司職員數目較少,當生意較多時便不足以應付,只能先處理舊客戶或利潤較多的客戶,新客戶或利潤較低的便只能較後處理,當審計過程中要再追收資料時,可能未必有時間整理出一份完善的審計報告便呈交稅局,甚或外判給所謂「艇仔」,質素難以保證。當稅局察覺公司帳目有問題時便會展開調查。所以,較理想的核數公司應是規模屬中型但又未到所謂second tier 的核數公司,這類公司客戶對象多為中小企,對中小企帳目及問題會較瞭解,亦通常聘有幾位核數師,人手自然較充裕。
睇清楚份核數師報告
一份完整的核數報告除了一般財務報告及稅務訊息外,還包括核數師意見,一般來說,核數師會在核數報告上發表四種意見:
無保留意見 (Unqualified opinion)
保留意見 (Qualified opinion)
否定意見 (Adverse opinion)
無法表示意見 (Disclaimer of opinion)
一般無問題的財務報表,核數師認為不存在重大失實陳述,便會發表「無保留意見」(Unqualified opinion),行內稱之為Clean Report。但當核數師發覺你所呈交的資料出現失實陳述,或未能取得充足的核數憑證,就會發表「保留意見」(Qualified opinion),當稅務局收到這類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自會加強留意甚至展開調查。因此,讓筆者重覆上面的建議,盡量和核數師合作,交齊所需資料文件。
切勿冒險,稅局可以追回過去七年的稅款
不要以為把審計報告及所需報表交上稅務局,又收到稅務局的評稅表,便安心以為稅局已接納所呈報的資料。現時稅局是採取「先評後核」的政策,意即指稅局收到報稅表後,如無表面問題,會先接納所呈報的資料,但保留權利在七年內審核並追查報稅人的資料,當發覺有問題時,除一次追加歷年所欠稅款外,另再加相關罰款。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稅務會計師」獲取專業的意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