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假不同銀行假,兩種假期要分清
內容目錄
| 法定假期的區別
在招聘員工時,不同的公司會因應自己公司或工種的性質給員工不同的假期。在香港,所有僱員都受僱員條例保障,都可放取「勞工假」;而一些在大型企業工作或從事辦公室職務的僱員,俗稱「白領」,更可放取「銀行假」。究竟甚麼是勞工假?甚麼是銀行假?另外,紅日、公眾假期、法定假日又是甚麼?讓我們給你解釋清楚。
何謂勞工假?
其實勞工假只是俗稱,正式名稱應叫「法定假日」(Statutory Holiday),這些假日是根據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第39條的規定給予所有僱員的。因此,不論該員工是否兼職、是否按「連續性合約」(即所謂418)聘用、是否在試用期、服務時期長短、甚至是否外籍家庭傭工,都可享有法定假日。如果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3個月,更可享有該法定假日的正常工資。由2024年起,法定假日已加至14天,並會隔年增至每年17天,與公眾假期看齊。
何謂銀行假?
銀行假另一俗稱是「紅日」,亦即日曆上以紅色展示的日子,正式名稱是「公眾假期」(Public Holiday)。是按照《香港法例》第149章《公眾假期條例》而定,當中規定員工可享有每年17天的假期。
根據上述條例,該17天假期原先只給予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和政府部門員工享用,其他機構員工只能享用法定假期。但隨著香港經濟發展,越來越多公司企業都讓其僱員享用公眾假期,因此以往涇渭分明的勞工假和白領假的界線日漸模糊。
勞工假將會與公眾假期看齊
其實早在香港開埠初期(1875年),香港政府已訂立《公眾假期條例》,該條例指明政府部門在公眾假期當日暫停辦公,亦規定銀行在假期當天無須辦理與可轉讓票據有關的付款等事宜,因此公眾假期也稱為銀行假。
公眾假期一直只適用於指定行業員工,大部份的僱員都不能夠享有公眾假期。直至1962年,香港政府遵循國際勞工公約,每年最少6天有薪假期的規定,定立法定假日,規定在工廠工作的工人、或月薪$700以下的非勞動工人,可享每年6天有薪假期。而因實施初期的適用對象是勞工,因此也俗稱為「勞工假」。其後,隨著經濟發展,日數不斷增加,今年(2024年)增至每年14天,並於2030年增至每年17天,和公眾假期看齊。
公眾假期 | 法定假日 | 新增成法定假日 |
元旦 | 元旦 |
|
農曆年初一 | 農曆年初一 |
|
農曆年初二 | 農曆年初二 |
|
農曆年初三 | 農曆年初三 |
|
清明節 | 清明節 |
|
耶穌受難節 |
| 2028 |
耶穌受難節翌日 |
| 2030 |
復活節星期一 |
| 2026 |
勞動節 | 勞動節 |
|
端午節 | 端午節 |
|
佛誕 | 佛誕 | 2022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
|
國慶 | 國慶 |
|
中秋節翌日 | 中秋節翌日 |
|
重陽節 | 重陽節 |
|
聖誕節 | 冬至或聖誕節(由僱主選擇) |
|
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 | 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 | 2024 |
法定假期 Q and A
既稱得為法定假日,即受法律約束。僱主需小心留意,以免誤墮法網。
Q:法定假日有薪定無薪?
A:如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即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4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並受僱滿3個月,便可享有法定假日薪酬。
Q:一些零售食肆在大時大節生意特別好,可否要求員工於法定假日工作?
A:僱主可以要求僱員在法定假日工作,但須在事前至少48小時通知僱員,並在該法定假日前或後60日內安排另定假日給僱員。如雙方同意,僱主可在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的30天內安排代替假日給僱員。
Q:如果法定假日與僱員休息日在同一天,怎樣計算假期?
A:如法定假日適逢僱員的休息日,應於休息日翌日補假。該補假不可以是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舉例來說,假如僱員甲的休息日是星期三,那麼在2024年,僱員甲的休息日便與勞動節、佛誕、中秋節翌日和聖誕節適逢在同一天,僱主須在上述休息日的翌日給員工安排補假。
Q:僱主可否以工資代替法定假日給僱員?
A:僱主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款項代替法定假日給僱員。僱主如違反這項規定,可被檢控,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五萬元。
免責聲明: 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專業人士獲取意見。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