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低價的真相
內容目錄
不少中小企經營者,面對現時困難的經營環境,都變得較價格敏感,在聘用專業服務商時,總希望把相關成本盡量降低。而為吸引這類客戶,市場上便湧現不少以低價作招徠的專業服務商,而不少中小企老闆錯誤地簡化多年前廣為接受的營商觀念 — 「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誤以為這些小型服務商因組織簡單,運作成本較低,因而可以提供低價而優質的服務。
低價炒作的興起
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低價炒作得以蓬勃發展,源於網上資訊可以隨意獲取。現時不少成功的專業服務商會在網上提供不少有用資訊及成功經驗,其他的從業者可輕易地從中獲取信息,這些從業者拿著這些不全面的資訊,不全面的經驗,把事情看得過於簡單,甚至跟風抄襲,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貿然加入創業行列,希望在成功的專業服務商身上分一杯羹。
在初次接觸時,這些低價服務商會把客戶的焦點引導至價格差異上,並即時提供低報價、高折扣、高回饋等優惠,以最低價格來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力求迅速獲得合約,卻逃避提及他們如何達至服務承諾,例如如何實現快速完工、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更遑論如何保障隱私、促進合作共贏,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低價之後卻無以為繼
許多低價服務提供商入世未深,對外缺乏對產業困境和所需的掌握,對快速蛻變的經濟環境和錯綜複雜的不同商業社群特性不甚瞭解,更不懂如何恰當地處理業務監管和風險事宜。內部亦無法在市場上招募和挽留人才,只能獨自經營,甚或把部份敏感工作外判。 這些低價服務供應商利用低價搶客的方式維持生計,卻受制於規模太小,資源不足,員工有限,無法進行精細分工,也缺乏能力採用行內先進專屬的應用方案,更無法創造和提供獨特的服務價值。最終只能勉強為客戶提供最基本的服務,一但牽涉較複雜的情況,便無以為繼,讓客戶自求多福。
低價後自食惡果
由於缺乏資源和支持,這些中小企服務供應商只能忙於日常事務,原地踏步,甚或倒退。部份低價服務供應商雖然能夠成功地維持核心業務,但卻受制於以低價接生意,邊際利潤過低,未能創造足夠資源發展公司,只能以多年前「手作仔」方式提供服務,未能了解及滿足客戶實際需求,不單客戶用家蒙受重大損失,在層層影響下,更導致惡性循環,影響行業生態,最後損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和聲譽。
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