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犯法,避稅行為涉風險,容易犯錯並得不償失!
中小企業老闆要如何有效地進行合規節稅,才能保障自己慳稅的利益及成果呢?
內容目錄
| 揭開避稅的神秘面紗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維持經營,老板們希望盡可能地賺錢和減少成本,以儲備未來的發展資金和應對逆境。然而,由於中小企業缺乏資本和人力資源,他們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和財務壓力。除了在不易節省的固定支出方面,如電費、人工成本、租金等方面著手,一些老板還試圖從報稅中打主意!
節稅(慳稅)、逃稅、及避稅,一字之差大不同
稅務條例的內容複雜,但如果您能夠熟悉它,就可以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稅務局提供的各種優惠措施,例如增加可扣除的開支、充分利用免稅額和享有免稅的特殊收入等,合理地降低稅負,達到節省稅金的目的。這是您合法的權利,也是合理的經營策略。但是,如果相關行為不符合事實、沒有必要或與相關商業目標不一致,這些所謂的避稅行為很可能已經變成了隱瞞和逃避的手段了!
有些人因為不瞭解稅法或聽信錯誤的建議,盲目、隨意或魯莽地去避稅,違反了稅務原則和社會規範,會受到嚴厲的處罰。根據稅務條例,任何人故意企圖逃避納稅或協助他人逃避納稅都是刑事罪行,可被判處罰款50,000元,並可被加收相當於少繳稅款3倍的罰款,判處監禁最高三年。
逃稅換來九個月的監禁
就以近月一單法庭審結的案件為例,有一個知名保險代理在向稅局提交的損益表內,申索扣除「辦公室助理」支出,並在三個課稅年度的僱主報稅表內,申報兩名人士為其業務的僱員,而該兩名人士並非其僱員,亦沒有從被告收取任何薪酬。另外,被告亦訛稱其父親在五個課稅年度內連續與她全年同住,以申索供養父母額外免稅額。被告在八個課稅年度平均每年虛報的支出及免稅額約共九萬多元,平均每年逃繳稅款額萬餘元。被告最終罪名成立,被判監九個月及即時入獄。為了八年共節省86,849元的稅款,卻換來了九個月的監禁及案底。
稅局追款的成績
不要小看稅局的決心,在2021年度,稅局共設17組實地審核人員,審查呈交的報稅表。如審核人員發現有短報的情況,稅務局會向納稅人徵收補繳稅款及罰款。在2019-2020年度,審核了1,716件個案,追收了約28億的稅款。在2020-2021年度,審核案件更升至1,801件,追收了約30億的稅款。而該17 組實地審核人員中,有兩組專責審查避稅個案。在 2020-21 年度,實地審核及調查科完成審查了220 宗避稅個案,合共徵收約16億元補繳稅款及罰款。
如何慳稅
慳稅是一種合法的稅務規劃,它可以讓納稅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安排,減少稅負。慳稅的原則是要符合業務的真實性,並且不損害社會公益。慳稅的方法不是隨意地改變收支,而是根據業務的實際需求,合理地調整交易的規模和時間,並有效地運用免稅、減稅和抵稅的優惠政策,以提高業務效益和節約稅費。如果一個行為是出於私人利益,與業務無關,或者只是為了逃避納稅義務,那麼它就不是慳稅,而是避稅或逃稅,是不道德和違法的,會面臨嚴重的處罰。
為了避免因小錯誤而造成大損失,建議中小企納稅人還是依足稅務法規報稅吧!對稅務法規不熟悉的納稅人,市場上有許多稅務和會計公司可以提供協助。為了實現最佳的慳稅效果,建議聘請規範較大且收費合理的稅務公司代為處理,這樣可以讓老闆們節省更多時間和金錢,同時更專注於業務發展。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稅務會計師」獲取專業的意見。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