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是未來的鋪路石:柳井正與UNIQLO的成長故事
内容目錄
| 錯了九次,就有九次寶貴經驗
香港著名服裝連鎖店UNIQLO母企迅銷(6288)早前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的全年業績,企業純利按年升25.6%至 3719.99億日圓,約194億港元,收入更突破 3萬億日圓,按年升12.2%至 31,038億日圓。同時,海外 UNIQLO的業績創新高,全年收入為 17,118億日圓,按年升 18.1%,經營溢利亦升24.9%至 2834億日圓。而大中華地區亦錄得收益及溢利增長,收入升 9.2%至 6770億日圓,經營溢利亦升 0.8%至 1048億日圓。
新一代日本經營之神,日本「最佳社長」的失敗哲學
UNIQLO賺錢的消息並不令人驚訝,相信不少港人的衣櫃中都放有這品牌的一兩件衣服。其實,UNIQLO是全球知名服裝品牌之一,目前在全球十七個地區都有展開業務,市值更曾超越Zara之母企Inditex。而UNIQLO的老闆柳井正先生更曾經兩度登上日本首富的寶座,並繼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之後,被譽為新一代日本經營之神,曾被選為日本「最佳社長」的。
但這位成功企業家,最多為人津津樂道的並非他的成功故事,而是他的失敗哲學。和不少企業家一樣,一路走來,柳井正並非一帆風順,反而犯過不少錯誤。但柳井正並沒有掩飾自己所犯的過失,反而把自己一生所犯過的錯誤公開與大家分享,鼓勵大家正面地看待失敗,並把自己的失敗經驗寫成了不少人追讀的一本名著 — 《一勝九敗》。在香港目前營商正面對不少困境時,不妨瞭解一下柳井正的失敗經驗,也許能讓大家在困境中提煉出新的智慧,建立更強的信念,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壓垮。
接手失敗:剛接手父親的服裝店,進行改革,結果6個員工便走剩1人
柳井正父親經營一間小型服裝店,剛接手父親的服裝店時,柳井正年少氣盛,覺得這些小規模店舖工作流程、商品擺設、效率等太落後,便以自己的想法,趾高氣揚地進行大膽的改革。可是,這樣一來,在傳統的日本社會,老員工當然無法接受,於是相繼離職,最後,公司內只剩下柳井正和一位員工。
但柳井正沒有退縮,他咬緊牙根,親自落場,從進貨、整理庫存、陳列、銷售、算賬、甚至打掃等所有事務都親力親為,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就是這些紥實的基本功,讓他飛躍地成長,造就了柳井正日後的成功。柳井正更自豪地說,他只要一眼看一個人的衣著,便可看出那人穿那一個尺寸的衣服,腰身的大小。
品質失敗:顧客為了不讓人知道所穿的是UNIQLO,特意把標籤剪掉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不少日本服裝品牌都在日本以外生產的,但因沒有派人嚴格監督,品質自然難以得到保障,UNIQLO也一樣,於是成為低端產品的代名詞。有一次,柳井正發現有的顧客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所穿的衣服是 UNIQLO,竟把衣服上的品牌標籤剪掉。這對柳井正來說是極大的打擊,他下定決心改變。首先,他召集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退休工人,派到中國當教練和監督,又在日本招聘一批中國留學生,讓他們回到中國管理工廠,這兩批人,既能提高品質,又能改善企業文化,UNIQLO的服裝質量有明顯的提高。此外,柳井正更推出一項新措施,允許顧客在購買衣服的三個月內,無需提供理由便可退貨。最終,UNIQLO脫離了低端的惡名。
當然,這樣做,生產成本提高了不少,相對其他同行,UNIQLO在行內的毛利潤確實降低了,可是,就因為質量有了保證,讓 UNIQLO在眾多服裝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快速時裝的龍頭之一。
外闖失敗:一廂情願,缺乏市場調查,海外擴展失敗告終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UNIQLO在日本已開設了七百多家店舖,UNIQLO在日本市場已出現飽和跡象,柳井正於是把目光轉向海外。雄心勃勃的柳井正選擇了英國倫敦作為其首次進軍海外的地點,並打算於倫敦三年開五十家店。可是,柳井正的如意算盤並未打響,文化差異、商品規劃、缺乏員工培訓、對倫敦的市場研究不足、店鋪面積細少、平庸、知名度不足等等,令UNIQLO的倫敦店舖一直虧本,最後由原本二十一間店,只關剩下最後的五間店。而他在美國開設的幾家店舖也遭遇相似的命運。
吸取進軍倫敦的失敗經驗,柳井正改變策略,由「三年開五十家店」的空想改為「開一家,鞏固一家,盈利一家」的實際路線。先從第一家店舖著手,從價格、商品以及員工培訓方面切合當地文化,取得成功後,才開第二家。
打穩基礎後,UNIQLO於2006年再次啟動海外擴張,在紐約第五大道黃金地段開設了國際旗艦店,並針對最初品牌知名度不足的問題,設計了一系列的宣傳策略,終於成功在外地市場打穩陣腳,隨後多間海外店舖在韓國、中國陸續開業,UNIQLO逐漸成為知名國際品牌。
用人失敗:用錯負責人,公司虧損26億圓
2002年,柳井正接觸過一位致力於改革農業生產技術的專家,於是雄心勃勃地打算跨足生產新鮮蔬菜領域。柳井正委任當時企業中一位董事柚木治擔任新公司的負責人,沒想到僅一年半時間,新公司就虧損了26億日圓,柳井正只得承認失敗,關閉新公司。
為了表示負責,柚木治向柳井正遞出辭呈。但柳井正對失敗有另一看法,他沒有怪責柚木治,相反,他要柚木治留下,並叮囑他要活用這次失敗的經驗,還公司所蝕去的十倍錢。於是柚木治繼續留在 UNIQLO,並且在2010年起擔任GU(UNIQLO旗下副品牌)社長。現時GU每年營收已突破一千億日圓,累積的營業利潤早已超過柳井正所要求的「十倍奉還」。柳井正不單自己積極面對失敗,更讓失敗的員工從失敗中站起來,成功地為企業作貢獻。
管理失敗:管理方式不人道,員工離職率過半,成為日本黑色企業代表
柳井正脾氣非常差,只要能完成目標,就不顧他人死活,在公司內又經常罵人,其中一句最狠的話就是:「不會游泳的人,就讓他們淹死好了。」柳井正表明公司強調的是「實力至上」,並要求所有員工都必須成為國際化人才,實行一系列國際化的要求,管理層員工的 TOEIC英文水平試至少要達到 700分以上。另外,為了快速培養大量店長型人才,柳井正規定新晉員工經過半年培訓就要上戰場成為店長,並積極鼓勵日本國內店長出國輪調。
他這種高壓的管理模式造就了機械文化,公司內所有員工都成為沒有大腦的機械手腳,員工都只死守公司的規章制度,不願又不敢改變創新。而又正因為這種忽略個體差異,不斷要求員工挑戰極限的經營方針,使得新晉員工的離職率居高不下。2010年 UNIQLO遭日本週刊揭露,新晉員工 3年內的離職率超過50%,員工每月工時超過300小時,被批評為「人才用過就丟」,成了日本「黑色企業」的代表。
2014年,柳井正在全社大會上公開認錯,表示自己最大的失敗,就是把部下當成零件,並公開承認過去 30年來的用人策略有錯誤,向全公司的人懺悔。他也在日常工作中做出許多改變,首先,他開始向員工詳細闡述自己決定的緣由,改變以往過於言簡意賅的說話方式,甚至命令式口吻。而更大的改變是柳井正推出了明星店長制,讓店長掌握真正的主導權,相等於店鋪的 CEO。在柳井正的連串改革下,UNIQLO成為日本大學畢業生最想進的公司之一,而員工的流動性也維持在健康水平,整個企業獲得新的內在動力。
柳井正的失敗名言
一般人遇到失敗,往往不願承認現實,只想把錯誤埋藏,而柳井正最大的強項,就是願意承認失敗,並能客觀地分析失敗的原因,不斷改善,不斷求進,為日後的成功打下穩固的基礎。
以下是一些柳井正如何面對失敗的名言,希望在這經濟低迷時期給大家打打氣。
實踐中遇到失敗,總比紙上談兵來得好,從失敗中學到的經驗是我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失敗固然是一道傷口,但也蘊藏著下一次成功的胚芽。
即使失敗了,只要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及時修正錯誤就行了,用不著天天將失敗掛在心上。
勝敗乃兵家常事,可以「一勝九敗」,但不容許一蹶不振的失敗
但即便失敗,我也會再一次挑戰,一直在重覆這個過程。
強者之所以為強者,首富之所以成為首富,就在於面對失敗的態度!
創業不需要有什麼特別的資質。我認為幾乎所有人都能創業,重要的是自己做做看。不論失敗幾次都不氣餒地持續挑戰,在這樣的過程中,就能培養出一位經營者。
經營本身就是錯誤嘗試的累積,失敗對經營者來說是家常便飯。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專業人士獲取意見。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