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以最短的時間和合理費用獲得正面的審計報告嗎?認識以下其中一個程序公式,讓您輕鬆達成目標。
內容目錄
瞭解審計的基本程序及關注:
審計師在撰寫審計意見時,需要考慮在以下範疇所獲得的信息及評估(「審計七段里程™」):
受聘約定(接受或繼續受聘的前題):在與客戶簽訂及/或維持審計約定前後,審計師需與客戶保持溝通,瞭解客戶當前及當時的業務、風險及財務狀況,並確定審計的範圍、時程及費用。
背景審查:在每次接受或繼續受聘時,審計師要進行必要的「背景盡職審查」,包括「認識客戶(KYC)」、「打擊清洗黑錢(AML)」及其他相關的搜索,以驗證客戶的身份、資格、信譽及合規性,並識別任何可能影響審計的重大事項。如果客戶之前有更換過審計師,新任審計師要與前任審計師進行禮節且專業的交割。
啟動初審:在受聘後,於開始檢視客戶的財務資料及原始記錄(見「審計七套元件™」)期間,審計師要評估客戶的內部控制系統,識別審計風險,制定全面的審計策略,並計劃各項工作細節。
深入驗證:在執行審計時,核數人員要收集各種相關文件,深入驗證其準確性、合理性及完整性。除了從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外,他們還要從其他或第三方來源獲取信息,以保持及強化審計的獨立性。
敏感時刻:在所有程序中,審計師要以嚴謹的、批判性的角度去分析各項資料。如果發現任何負面或可疑的事項,會提高警覺,加強應對措施,增加提問及樣本數量!
初審稿件:在解決所有重大問題後,在收到所有確認信函、陳述書、複核本身程序及記錄的完整性及合理性後,在適當的時間向客戶提交審計報告稿件。
終審完成:在收到客戶批准及簽署的財務報告後,在再次重新進行背景審查無誤下,簽發正式的核數師報告,完成審計工作,其後將所有工作底稿及相關文件全面封存。
通過了解以上「審計七段里程™」,可以幫助客戶認識審計師的工作特點,配合審計師的要求,建立互信,促進審計的順利進行。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稅務會計師」獲取專業的意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