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如何增加回頭客?培養忠誠客戶的策略

端木站長

透過個性化服務、會員制度和高頻策略,打造忠誠客戶,增加回頭客,提高盈利

如何增加回頭客?個性化服務與高頻策略的重要性,會員制度的優勢。

内容目錄


| 經典案例中的商業智慧


現時經濟環境充滿挑戰,生意難做,要保持利潤,或起碼維持營業額,便要多花心思。其中一個最簡易的方法就是保留現有客戶,不要讓他們流失。根據研究,從新客戶獲得訂單的成本是從舊客戶中獲得訂單的5到7倍。這表示要維持生意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留住舊客戶,讓他們不斷光顧,讓他們成為忠誠的客戶。



王永慶留客之道

被譽為台灣「經營之神」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先生年輕時的一段軼聞,正好顯示他對培養忠誠客戶的重視,並因此不讓客戶流失。


王永慶於 16歲時創業,開辦米店。他首創送米到府服務,自己親自送米,自己更備有一本小本子,上面紀錄了每位客戶的資料,包括家中人數,一個月吃多少米,何時發薪水等。他每天會查看該小本子,算到客戶家中的米差不多吃完時,便主動將米送上門,再等待客戶發薪時,才上門收取米的款項。


我們可以看到,距今 90多年前,王永慶已提供個性化的客戶服務,以客為先。他這樣做有兩大好處,首先,米多是同質化產品,質量與其他供應商的分別應該不會太大,服務就可能成為決定性的因素。米是生活必須品,反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買,有人在我需要前預先送到府上,何樂而不為?更保證該客戶不會因其他店家競爭而流失,他這種「主動創造回購,而非等待回購」的策略鞏固了現存的客戶群,培養了一群忠誠的客戶,不用擔心任何一個客戶的流失。


另外,王永慶先送米到客戶家,到發薪日才付帳的策略就像現時信用卡先用後付的策略,在當時台灣生活比較匱乏的年代,家家戶戶無餘錢,那個客戶能抗拒他這種貼心的服務?難怪王永慶的客戶越來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



小米的留客之道 — 把低頻轉高頻的零售策略

王永慶當時銷售的米,是客戶定期需要的生活必須品,使用頻率並非太長,並可清楚預計,較容易做到回頭客,這類產品可以服務、早鳥優惠、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等來觸動顧客的回購。但對一些如手提電話等回購頻率較低的產品又怎樣留客呢?


小米的手機因性價比高,吸引不少顧客光顧,但這種商品購買頻率低,一兩年才買一次,回購週期太長,對公司的營收較難帶來貢獻。當新產品促銷時,當然能吸引到忠實的顧客,但高峰期一過,營業額就自然下降,做不到可持續發展。後來小米創辦人雷軍就採用了「低頻轉高頻」的策略,讓顧客不斷回頭。


小米的策略是除了生產手機外,還生產不少相關周邊產品如行動電源、耳機、手環等,再拓展到各種生活商品如吸塵機、電視機、氣炸鍋等,現時小米之家有 20至30個品種,商品達二百多項,當這些低頻產品放在一起時,就變成了高頻。這些忠誠的客戶,每次隔一兩個月,踏進小米之家時,都會有小米的產品吸引他們,買到心儀的產品。這樣做,就能不斷保持顧客的忠誠度,吸引回頭客。



以會員制度吸引顧客不斷回頭  — 亞馬遜及山姆超市會員優惠

亞馬遜平台上擁有多如繁星的商品,價格公道,吸引全球不少商戶及買家。但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並不滿足於此,於2005年亞馬遜推出Amazon Prime會員制度,一年 99美元,就可享有快遞免運費兼兩天送達服務,並兼可享受Prime Video、Prime Music等優惠。當年的快遞費用不及現有便宜,免運費可說是十分吸引,但對亞馬遜來說,99美元並不能抵銷運費的支出,可以說是多做多蝕,但其實這是亞馬遜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


一年 99美元的入會費說不上便宜,常人的心理就是不用白不用,為免蝕底,便集中在亞馬遜購物。根據亞馬遜財報,提Prime會員平均每年消費 1200美元,非會員只有 500美元,亦即自動把會員成為忠誠的回頭客,以回頭客所增加的消費補貼快遞的支出。


近年廣受不少港人支持的山姆超市亦採取類似策略。一般傳統超級市場的毛利率可達 20%至30%,但山姆會員店等這類倉儲式商店會把毛利率控制在 12%左右,壓低毛利率並不會讓山姆蝕錢,因為會員費已成為他們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並通過平價和會員制兩者雙管齊下,建立了龐大的忠實客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以低價吸引顧客成為會員定期入場採購,大量銷售帶來足夠的現金流,利用大量採購壓低進貨成本,讓公司財務保持穩定,成為持續營運的支柱。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專業人士獲取意見。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